尷尬的紅木國標:修什么怎么修?

2014-07-30來源:古典工藝家熱度:18466
    

    《紅木》國標的修訂關系國計民生,牽動著千千萬萬人的心弦。 

    近十幾年來,隨著紅木產業(yè)的發(fā)展,一直未曾改變的《紅木》國標,早已顯露出其不合時宜的一面。特別是去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公約)對國標中所列的7種紅木樹種予以國際貿易限制后,使得可供加工的紅木資源更加稀缺,原本就亂象頻出的紅木市場,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作為紅木產業(yè)的國家標準,《紅木》國標的修訂,已是迫在眉睫。 

    然而,眾口難調,國標的修訂,并非易事。2013年5月,國標修訂工作被提上議事日程,為了集思廣益,起草小組先后于北京、東陽、中山和仙游召開征求意見會。這期間,各種聲音紛紛涌現(xiàn),生產商、專家學者、收藏家、質檢機構、科研機構、消費者以及媒體,站在各自的立場和角度,對國標的修訂各執(zhí)一詞,爭論不休。一時間,人們似乎已是把規(guī)范紅木市場亂象的重任,都寄托在了一紙國標的修訂上面。 

    一邊是自身確實存在許多不合時宜的地方,一邊是要面對波詭云譎的市場環(huán)境和其間錯綜復雜的利益糾葛,纖薄不盈一握的《紅木》國標,儼然置身于一種尷尬的境地。 

    誕生之初,國標曾規(guī)范和引導市場 

    現(xiàn)有的《紅木》國標出臺于2000年。彼時,我國民眾日趨富裕,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之風也日漸濃郁,由此,紅木家具產業(yè)隨之而興起,紅木家具店在短短幾年間“千樹萬樹梨花開”,遍布大街小巷。 

    然而井噴式的發(fā)展也迅速導致問題的頻發(fā),其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買賣糾紛。市場上的紅木制品魚龍混雜、真?zhèn)坞y辨,因材質而引起的買賣糾紛日益增多。然而,由于無標準可依,無論是消協(xié)還是法院,都對這些糾紛束手無策。 

    二是產品混亂。由于紅木資源短缺,許多家具廠商或收購舊紅木家具加以改制,或以進口相似的其他木材做代用品,使得市場上出現(xiàn)了種類繁多、各式各樣的“紅木”家具,也使得消費者對紅木家具的認知不知所措、云里霧里。 

    三是“紅木”名稱使用混亂。在國標出臺之前,市面上出現(xiàn)了諸如紅木、香紅木、老紅木、新紅木、花梨、新花梨、紫花梨、紅酸枝、黑酸枝、白酸枝等20多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紅木”代名詞。 

    正是在上述的市場背景下,人們迫切需要國家有關部門給出一個權威的說法,為“紅木”正名,也“證明”紅木,以規(guī)范市場亂象。為此,由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yè)研究所負責起草,由國家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紅木》國標(GB/T 18107-2000)應運而生。從此,便成就了今日已廣為人知的國標中“5屬8類33種木材”之為“紅木”的概念認知。紅木市場,開始有法可依、有標準可循。 

    而關于國標制定的目的及其依據(jù),在《紅木》國標的前言中便開宗明義地講道:“現(xiàn)時紅木制品用材樹種名稱混亂,擾亂了市場秩序,為規(guī)范市場和保證產品質量,特制定本標準。本標準中紅木樹種確定的依據(jù):從木材解剖學的角度,研究明清家具殘片的木材特征,研究目前紅木家具用料,參考國內外正確定名的木材標本和資料。” 

    時過境遷,國標已不合時宜 

    《紅木》國標具有其規(guī)范市場的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存在其不合時宜的弊端。首先,市場環(huán)境是不斷變化的,指望以一個一成不變的行業(yè)標準來應對市場,顯然是不明智,也是不合理的,《紅木》國標歷時14年而未曾變動,這本身就不是一個正常的現(xiàn)象;其次,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歷史的嬗變尚且是“成也蕭何敗蕭何”,更何況一個產業(yè)的國家標準呢? 

    綜合來看,《紅木》國標的弊端,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樹種選定的局限性。國標中所列33種樹種,主要是依據(jù)當時民間存在、市場上流通的以及故宮里藏存的明清家具所用材。但實際上,有些材質不錯的材料以及一些新樹種,都因當時存量較少而沒有收錄。同時,現(xiàn)有的33種材料,如今已有許多瀕臨消失、無材可用,而后來新發(fā)現(xiàn)的并且已被廣泛使用的許多替代型木材,卻又無緣列入國標,領其屬于“紅木”之身份證明。 

    二是表述的不嚴謹?!都t木》國標中有一段不夠嚴謹?shù)谋硎觯骸按送?,上?屬中本標準未列入的其他樹種的心材,其密度、結構和材色符合本標準的也可稱為紅木。”這段話的表述,給人的感覺,是對紅木的樹種定而未定,留下了缺口,也為后來市場上許多牽強附會地“攀高枝”而亂稱“紅木”的現(xiàn)象留下了遺患。 

    三是鑒定上的難度。國標的目的是規(guī)范市場,但由于樹種鑒定上的難度,使其規(guī)范市場的功能難以徹底。比如紅酸枝類包含了老撾紅酸枝、緬甸白酸枝和花枝三種樹種,這三種樹種的原料售價相差懸殊,但又都可稱為“紅酸枝”。而我國現(xiàn)行的鑒定條件又很難鑒定到樹種,鑒定機構也不允許出具樹種鑒定報告,因此,這就給了一些廠商混搭材料、瞞天過海而牟取暴利的可乘之機。 

    以上只是列舉國標較為典型的不足,其它的,還有許多行家講了許多國標有待改進之處,此處不一一列舉。一個標準的制定,不可能做到涵蓋古今之面面俱到,出現(xiàn)一些問題在所難免,我們當然不是站在現(xiàn)在的立場來吹毛求疵。但既然提到國標修訂的話題,還是要清楚其之所以需要修訂之原因的。國標的許多問題,與它后來對市場的正面影響一樣,原本都是當時的制定者們之所難以預料的。 

    國標的尷尬,何“去”何“從”? 

    修訂國標,很多年前便有人呼吁,自2013年5月份正式啟動修訂工作,至今,國標修訂起草小組,已分別在北京、東陽、中山和仙游舉行了四次意見征求會。期間,與會的各界人士,各執(zhí)一詞,意見紛紜,難以統(tǒng)一。這一方面說明了主導單位對國標修訂工作的慎重,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眾口難調的修訂工作之艱難。畢竟,國標的修訂和落實,是一個展望將來、統(tǒng)攬全局和平衡各方利益之精益求精的過程,也是一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大工程。 

    2000年制定的《紅木》國標,對產業(yè)、對市場、對消費、對環(huán)境的影響之大,都完全超乎制定時的預期。它不僅造就了一方市場,培育了新興的富人,成就了許多行家,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今日紅木家具市場囤積居奇、唯“材”是舉、忽視文化和藝術、忽視資源和環(huán)境的局面。 

    正是有鑒于此,這次國標的修訂,才如此慎重,也才如此牽動著業(yè)界的人心。 

    2000年《紅木》國標的制定,由于當時紅木家具市場還處在其肇啟之初,因此,讀完全部二十八頁的《紅木》國標,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通篇所講,幾乎都是“樹種、樹種、樹種”。這在當時的市場環(huán)境下自是無可厚非,然而14年過去了,一方面市場環(huán)境早已今非昔比,另一方面,人們對于經濟、對于消費、對于環(huán)境和生活的認識,也都已經有了轉變和提升。 

    如今,紅木家具產業(yè)的國家標準,絕不應該再只是局限在一個樹種的問題上大做文章。 

    紅木家具產業(yè)和茶業(yè)、陶瓷等民族工藝產業(yè)一樣,本是我國絕無僅有、得天獨厚的一個產業(yè)。然而這種絕無僅有和得天獨厚,并不是體現(xiàn)在對世界珍稀硬木樹種的砍伐占有和囤積居奇,而是體現(xiàn)在我國傳統(tǒng)家具制作的工藝之精和藝術之美上面。 

    真正能夠欣賞紅木家具的人們都明白,由家具師傅們精心制作的紅木家具,不僅是生活中的物件,更是生命層次上的物件,可以怡情養(yǎng)性、寧靜致遠,是精神的寄托,甚至是靈魂的歸宿。然而在不諳就里的浮躁的功利思維的疆域里,這些所謂工藝和藝術云云,所謂寧靜致遠云云,很多時候只被當作是所謂無聊文人們的文墨酸話,甚至是商業(yè)炒作的膚淺附庸。一些從業(yè)者所趨之若鶩的,永遠是越過了那工藝和藝術之美麗面紗的一張張鈔票。 

    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傳承,使得我們對于人生與生活,有著根植深遠、獨具韻味的審美品位和追求。這種審美品位和追求,才是紅木家具最初產生的緣由,才是紅木家具深具價值的原因,也才是紅木家具能夠精品迭出、引起人類全體之精神共鳴的本來面目。 

    然而,這文化和藝術之美,又如何能夠寫進一紙國標?這文化和藝術之美,又如何能讓只顧遍地尋金的那些紅木商人們真正地明白、理解和接受? 

    《紅木》國標的修訂,修什么,怎么修呢? 

    紅木家具本是典型的農業(yè)文明的遺物,是慢生活節(jié)奏下的靈動詩意。在滔滔滾滾的工業(yè)化浪潮中,在欺天謠言卻譜寫一曲曲財富神話的商業(yè)炒作的市場中,不僅紅木家具本身是無辜的、落寞的,《紅木》國標置身其中,似乎也一樣呈現(xiàn)出其無比尷尬的神情。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yè)用戶注冊發(fā)布,本網(wǎng)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lián)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wǎng)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