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黃花梨為何有油糠格之分?

2012-11-28來源:《古典工藝家具》熱度:11247

   據(jù)歷史資料記載,“海黃”在海南島的地理分布是極其廣泛的。海南島的許多地區(qū)包括今天的三亞、陵水、萬寧、文昌、瓊海、瓊山、定安、澄邁、臨高、儋州及西部、西南部地區(qū)的“黎峒”中均曾有過“海黃”生長。“海黃”在海南島的地區(qū)分布圖一如海南島的地勢,呈西高東低的特征。眼下被人們極力推崇的生長于西部山區(qū)的“海黃”,其林下多為褐色紅壤,從而使西部、西南部的“海黃”一般呈淺褐紅、深褐紅及深栗色,其深淺不一的褐色條紋十分明顯。有的由于黑色素分布不均勻,還會生出不規(guī)則的近似黑色的條紋及斑塊,俗稱“鬼臉”。而海南島東部平原區(qū)的“海黃”,由于陽光充足,雨水豐沛,全為五指山和緩的坡地及平原地帶,其土壤多為火山噴發(fā)后留下的厚厚的火山石及火山灰。由于土壤肥沃,營養(yǎng)豐富,故生長在這一地區(qū)的黃花梨,其色澤多呈淺黃或金黃色,具有紋理直,少有或沒有“鬼臉”的特點。


    由于海南島東部及東北部地區(qū)山坡和緩,平原面積大,特別適宜于黃花梨的采伐與運輸;而西部地區(qū)則山坡陡峭,運輸極為不便。故而明清時期“海黃”的砍伐次序便是先平原,后山區(qū);先東部及東北部地區(qū),后西部、西南部地區(qū)。由此可知,材色多呈淺黃色或金黃色的明清黃花梨家具,早于紅褐色或深栗色(即所謂油梨)明清黃花梨家具;材色多呈淺黃色或金黃色的明清黃花梨大型家具,多于紅褐色或深栗色(即所謂油梨)明清黃花梨家具,是有其歷史原因的。


    “海黃”為何有油糠格之分


    在海南島的黎族人看來,木材分為有心的和無心的兩類,有心的叫格木,無心的叫雜木。他們把木材的心材部分稱為“格”,邊材部分稱為“漫”。于是,黃花梨木在當?shù)乩枳迦说难壑校陀辛恕翱犯顸S花梨”和“油格黃花梨”之分。


    如上所述,黃花梨木在海南島的分布是極有規(guī)律性的。一般來說,“糠格黃花梨”多產(chǎn)于東部、東北部地區(qū)土地較肥沃的平原地帶;而“油格黃花梨”則主要生長于海南島西部山區(qū)或丘陵地帶。前者的心材特征是色淺黃而油性差,比重較輕。后者不僅其心材部分顏色較深,而且比重大、油性足。其實,近年來人們種植于房前屋后、農(nóng)田周圍或其它土壤條件較為優(yōu)越林區(qū)的黃花梨,也多屬于“糠格黃花梨”。


    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同一個樹種,在不同的地段,會形成如此明顯的差異呢?百度上是這樣解釋海南黃花梨木“糠格”和“油格”形成原因的:海南島東部地勢開闊,雨水充沛,陽光充足,這里的“海黃”生長比較快,因而材質相對疏松,花紋大,毛孔粗;而西部山區(qū),由于地勢高,多是山林,生長在這里的“海黃”,由于樹林茂密互相爭奪養(yǎng)分,生長緩慢,因此材質也就細密,大部分沉水,花紋也因此顯得極其豐富細膩。其實,這只是講到了表象,并沒有觸及到問題的實質。倒是周默先生提出了一個思路,筆者以為頗有新意。


    在周默先生看來,海南黃花梨木分為“糠格黃花梨”和“油格黃花梨”,是和海南島獨特的土壤構成分不開的。地質學知識告訴我們,海南島的土壤構成,其東部和西部、南部和北部都是有明顯差異的。比如,位于海南島東部及東北部地區(qū)的瓊海市及周邊地區(qū)就多為由玄武巖風化而形成的紅壤。由于該地區(qū)位于海南島東北部,直面大海,是臺風常年光顧的地方;火山噴發(fā)遺留下來大量的火山灰,雖然土壤較薄,但有機質極為豐富;加之雨水豐沛,非常適宜黃花梨的生長。所產(chǎn)出的黃花梨其心材也多為淺黃或金黃色,是謂“糠格黃花梨”。加之該地區(qū)地勢較為平坦,便于采伐和運輸,從而也使其最早成為海南黃花梨木遭到毀滅性采伐的地區(qū)之一。


    也正是由于明或清早期的黃花梨家具所用木材多產(chǎn)于這一地區(qū),從而才使得我們現(xiàn)在所能看到的明或清早期的黃花梨明式家具,大多呈黃色或金黃色。而位于海南島西部及西北部地區(qū)的東方市及周邊地區(qū)正好是黑色金屬鐵、錳的分布帶(僅昌江石碌的鐵礦儲量就占全國富鐵礦儲量的71%左右,平均品位51.15%,**品位達68%),從而為心材顏色較深的“油格黃花梨”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成條件?!坝透顸S花梨”多出現(xiàn)于這一地區(qū),其原因就在這里。


    眼下,海南黃花梨的野生林已經(jīng)不復存在,越南黃花梨也日益稀缺。于是,從幾十年前開始,已陸續(xù)有林業(yè)部門和黃花梨的愛好者放棄籍貫出身的門戶之見,不僅在海南,而且在廣西、福建等地嘗試人工種植,迄今已收獲萬頃林蔭。20年到30年樹齡的黃花梨的胸徑已有20余公分,50年即可成材。但是,據(jù)專家分析,人工種植的黃花梨木由于“科學”喂養(yǎng),在水分、陽光、肥料、防蟲等多方面都被細心呵護,人工助長,所以如同人工種植的人參與野生人參的差異一樣,人工種植黃花梨木顯然也不可能具備野生黃花梨木同等優(yōu)越的材質。何況,黃花梨樹木的外徑與家具用材的直徑并非一個概念。


    我們知道,歷史上正宗的黃花梨家具,無一不是由黃花梨木的心材部分作原料的。比如有人曾用有20多年樹齡的黃花梨木完整截面挖成一個木碗,發(fā)現(xiàn)該碗幾乎呈全白色,只有碗底中心有小拇指粗細的一個深黃色的圓點,而這個深黃色的圓點才是黃花梨的心材。心材在海南當?shù)乇环Q之為“格”,而白色的部分,是樹的白皮,被稱之為“漫”或者“標”。白皮就是由植物纖維及淀粉質組成的邊材,質地疏松,富含營養(yǎng),可以提供心材成長的各種養(yǎng)份。人們常說的黃花梨木 “五百年成碗口粗”,指的就是黃花梨的心材部分。也就是說,黃花梨木成材的過程,就是堅硬而又飽含油性的心材依靠邊材的慢慢滋養(yǎng),又慢慢侵噬邊材的過程。新生的紅色心材崢嶸初露,尚難成勢,而白色的邊材頑固不化,依然統(tǒng)治著主干。


    紅與白的新舊交替猶如一場此消彼長的生死搏斗,時刻上演著觸目驚心的歷史斷面。也曾有不良商人將邊材染色制成家具,以假混真,但由于邊材的質地疏松,營養(yǎng)豐富,所以易腐易蛀。有人就親眼見過用一顆擁有五十年樹齡的黃花梨木制作的椅子和櫥柜,其上多處有“蟲眼”。這種情況在用黃花梨木心材部分所做的家具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nèi)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yè)用戶注冊發(fā)布,本網(wǎng)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lián)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wǎng)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